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集团首页 > 教学资源 > 学习园地 > 正文

杨相栋2022年“强校有我在行动”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2-06-03    作者:杨相栋     来源:球速体育     点击:

所谓双高计划,主要是指国家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基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联合启动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在该计划中,明确了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任务,即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并驾齐驱。

基于现实情况及办学宗旨,创设特色专业,加强品牌培育,提高员工的就业效率、就业质量应当是双高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的主要工作目标,也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院院校在进行会计课程的改革创新时,应当充分立足于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建设,为社会及企业输送专业能力扎实、实践技能高超的优秀人才。

1“双高计划”对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学体系中极其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优化社会人力资源配置。具体而言,通过增加职业院校的整体投入加快建设进程,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以此促进院校的改革发展,这满足了社会企业对于现代化、技能型、综合型人才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逐渐使得我国步入了智能化时代。现代技术被运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也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求,会计行业亦是如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会计专业隶属于基础性专业,其本质作用在于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而市场发展日新月异,在当前背景下对会计人才的技能要求、职业要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手工处理、手工记账的方式,、逐渐被社会所淘汰,而注重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也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相悖。基于此,高职会计专业要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应当有针对性的将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技术整合起来,实现彼此之间的渗透融合,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2“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课程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

双高建设提出充分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发展需要,在传统基础上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进行了突破与创新。不管是对专业课程还是对高职院校,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实现建设水平质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职会计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教学意义。

2.1打造课程特色,实现会计专业建设的脱颖而出

所谓会计专业的课程特色,我们可以理解为专业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内涵特征、教学形式、教学风格相比于其他院校有着明显的差别。基于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规模来讲,现阶段设有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众多,会计专业员工的规模也是十分庞大;基于会计专业发展的整体来看,其办学特色并不突出,甚至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与此同时,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发展较为滞后,企业、社会对其的认可度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员工的就业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基于现实需求,与时俱进,结合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高标准,从教学目标、教学体系、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打造全新的教学实践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提高教学成果、教学质量,这样才能打造高水平的会计专业,为院校的创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创设课程品牌,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随着双高教学的提出,高职院校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创设了竞争淘汰机制,对整个会计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职院校不得不深入挖掘自身的优势特征,基于自身的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品牌专业、品牌团队。在这样的过程中,会计课程品牌应当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品牌树立的情况直接影响着院校会计专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换而言之,一旦高职院校形成了会计课程品牌,那么不仅仅员工能够快速稳定就业,对其院校本身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对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也有着积极影响。

2.3提高课程吸引力,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不管是社会还是员工,对于会计专业都出现了一定的不良情绪,专业本身的吸引力不断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会计专业的吸引力是现阶段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双高建设的重要因素。在具体的教学指导工作中,高职院校可以深入贯彻落实校企合作,高效的整合院校及社会企业中的相关课程资源,基于社会发展需要创设优秀课程体系,充分吸引员工及社会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实现会计专业教学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充分凸显出专业的优势价值、品牌效应,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提供可靠的助力。

3“双高”建设为导向的高职会计课程改革的主要策略措施

3.1进一步明确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近年来,国际经济改革受阻,新冠疫情的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既定教育战略目标及改革方针仍应当坚持贯彻。具体而言,现阶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都逐渐成熟完善,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的宗旨和原则,切实为社会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综合型优秀会计人才,因此,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有效实现业财税技能的系统结合。众所周知,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员工在毕业后会去往中小企业开展相关工作,这类企业大多工作较为单一,业务较少,因此在对会计岗位进行设计时通常会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为了帮助员工更好的适应社会及企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业财税一体化的基本技能作为核心要求,同时教学改革也应当实现业财税三大业务模块的高效整合;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信息工具,实现共享平台的建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不断出现,切实改变了传统会计工作中手工操作的局面,大多数企业与时俱进,根据自身的现实需求创设了业财税一体化的网络平台,实现了智能化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也应当引导员工熟练掌握多元化的电子会计工具,实现快捷高效的共享平台操作;最后,高职院校应当将会计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与企业的管理需要紧密联系,实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大多数毕业生缺乏良好的管理理论基础,其更注重对会计技能技巧的掌握,但这类岗位的人员饱和度已经逐渐趋于平稳。另外,中小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但某种程度上来讲,不管是内部控制还是战略发展都对上述制度有着一定的要求。基于此,会计专业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能够实现高效的内部控制。

3.2革新优化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手段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企业的主导作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依靠自身传统的教学经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偏低,无法实现员工的快速稳定就业,这与会计专业教学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实际要求相悖。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会计要实现课程改革必须遵循企业主导的宗旨和原则,全面贯彻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于会计课程体系的建设发展、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以及具体的内容实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具体而言,首先,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模块的设计优化时应当将员工的职业技术能力、职业生涯紧密联系;其次,要充分结合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需要,立足于岗位内容,构建任务主导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合作企业要进可能选择本地化的、产业链长、发展势态良好的企业。

3.3有效明确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

在双高建设过程中,1+X证书制度应当是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会计专业的员工来讲,必须充分立足于1+X证书制度,对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考核进行调整优化。针对1+X证书中提到的技能标准,优化课程体系,同时结合教育部门的实践要求,搭建起健全完善的财税平台会计,及时对核心课程进行更新与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在1+X证书制度的贯彻落实过程中,针对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不仅仅要迎合双高建设的发展需要,满足职业技能的相关标准要求,同时还应当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3.4以三教改革为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保障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会计课程的改革创新应当全面贯彻落实三教改革的具体需要。所谓三教改革,主要是指针对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所进行的改革优化,这也是推动会计专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专业素养、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扎实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推动员工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逐渐提高了会计人才的实际要求,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学习当前社会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搭建起健全完善的知识框架及学习理念,从而为员工提供高效的帮助指导。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引导教师深入企业积累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聘请企业中的优秀骨干人才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专兼职教师的有效结合,构建梯状式的教学团队,共同对员工进行教学指导。

教材是一切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也是课程教学标准的具体表现。教材的内容、形式、结构所体现出的教学理论、教学认知对于课程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双高建设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教材的编制过程中,应当协同企业,基于人才需求及岗位工作内容,不断优化教材,拓宽员工视野,并有针对性的在教材中渗透融入员工的学习理念、学习逻辑。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的印发不仅仅体现在纸质资源上,同时还应当创设线上教学资源,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教材与会计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的无缝衔接。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其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征,采用科学合理的、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实现会计知识技能的有效传递,同时员工也能够快速理解认知,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拓展延伸所学内容,掌握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充分结合员工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合理选择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利用自身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实现教学技巧的改革。

3.5准确定位会计专业员工的技能学习需求

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的本科高校,在办学宗旨、人才培养机制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员工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自主意识、学习态度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双高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不能过于强调工作过程、岗位需,求忽略员工的行为习惯、心理特征、个性爱好。基于此,教师要深入分析员工的学习能力,结合其对会计专业的整体认知,有针对性的将其求知欲望、心理状态、个性行为与岗位内容紧密联系,以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员工未来职业发展需求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此同时,只有基于现实需要开发建设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流程、教学形式,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求知欲望。

3.6加强对课程改革的反思

首先,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反思应当立足于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深入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意识到教学优化的关键点,科学合理的对教学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其次,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考评、教学目标等内容加强教学的过程性监督管理;最后,全面贯彻落实混合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优化。

综上所述,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在双高建设导向下应当进一步明确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革新优化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手段,有效明确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以三教改革为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保障,准确定位会计专业员工的技能学习需求,加强对课程改革的反思。